2007年1月9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钱塘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农民“人情消费”也要减负
开化县华埠镇初中 叶金福

  编辑同志:
  近日,笔者回老家开化县音坑乡,在与一些村民交谈中了解到,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,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农民“人情债”也越来越沉重,“人情债”已成了农家的一大负担。据笔者对几户农户的调查统计,发现户均每年负担的“人情债”高达1500至2000元不等,而且还在不断增加。
  农村“人情债”缘何越来越沉重?据笔者调查,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。一是送礼名目繁多。在农村,人情礼可谓多如牛毛。亲朋婚嫁、老人寿辰、新居乔迁、小孩满月、新年压岁……等等,总计不下十多种,都免不了要送上一份“人情”。据一位村邻告知,他仅2006年11月12月两个月就喝了八场“人情”酒,估计春节前还有五六场。二是送礼由实物转向现金。据几位村邻介绍,前十年,遇上亲朋小孩满月,买上半斤或一斤毛线、外加十多只鸡蛋即可。而如今谁还稀罕送毛线拿鸡蛋,干脆包个红包。三是礼金数额逐年看涨。以结婚包红包为例,上世纪90年代初包个10元红包,外加一石大米算是体面了,而近几年,没有50元100元恐怕已拿不出手了。
  据村民反映,“人情债”越来越沉重的现象并非个别地方存在,在各地农村都十分普遍。
  农民“人情债”的加重,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,而且也极不利于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。眼下,又到一年一度的“人情消费”旺季。笔者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民的教育,引导农民朋友走出“人情消费”的误区,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农业生产上。